黃花岡光復網
  • 首頁
  • 黃花岡觀察Blog

一本新書的《導論》前言

10/11/2017

 

辛灝年

一九八九年春天的那一場偉大的“改良主義運動”,起則波瀾壯闊,收則血腥淒慘,那麼,一九八九年之後,由這場“地地道道的改良運動”所分流出來的種種思想,特別是“革命的理性”,卻於“六四”之夜開始,就已經在衝擊著正義者的心靈了。同樣的是,那場以“曠古悲劇”為收場的偉大改良運動,卻也從“六四”那一夜起,就開始從八九年之前的“進步改良主義”,幡然轉向了八九年後之後的“反動改良主義”,從此,一場經久不衰的“保共改良運動”,竟然在海內外,特別是在海外日益甚囂塵上。

  一九九四年的早春,本書作者曾懷著“從此鄉關何處”的淒切之心,“自我流放”到了北美洲,目的不過是為了能夠安全地完成哪一本“辨析歷史”的著述。同年秋,我因約而在北美《世界日報》發表了一篇“鼓吹革命”的大塊文章,題為“中國民主革命的輝煌發端——紀念辛亥革命爆發八十五週年”。這篇文章,還有之後連續發表的幾版“鼓吹革命”的文字,立即為我招來了從此“有家不能歸”的命運。但是,或許也是這些文章,卻引發了另一番“反對革命”的陣陣啼嚎。不過一年,兩位“流亡美國”,卻年復一年地都要回去參加“中共政協會議”的“馬克思主義美學家”(註釋),居然一反自己過去對辛亥革命和孫中山先生的熱烈擁護立場,向舉世發出了“告別革命”的號召,並明確地擺出了“要否定辛亥革命,要肯定滿清王朝的改革開放……”,和要歌頌“竊國大盜袁世凱的偉大歷史功績”這樣一些鮮明立場。一時間,海內外的知識界和所謂的“民運界”無不為之震動,志在“保共”的歹徒宵小更是應運而生。像戊戌變法後一樣,當代逃亡海外,已經由進步改良派迅速轉變為反動改良派者,便要不分青紅皂白地批判否定革命,更要批判“堅持反共革命者”的種種言行,與當年逃亡海外的康梁一樣,日漸在海外獲得了“卓越成就”。及至拙作《誰是新中國》在美國出版,我本人也開始在海外各國宣講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史之後,尤其是“辛亥百年”紀念日就要到來之時,海內外就更是轟然而起地,甚至是暴戾乖張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反對革命的反動思想惡潮,不僅辛亥革命被徹底否定,中華民國被重新否定,孫中山先生被瘋狂“鞭屍”(註釋),中國的國民革命被“兜底批判”,北洋軍閥政府被高聲唱頌,並且,連“開創了直截了當之共和的法國大革命”,以及近代世界歷史上的一切革命,都落到了被批判,被打倒,被詛咒的境地。雖然晚清的康梁“保皇改良”勢力,僅僅在海外喧囂了三/四年,便已經偃旗息鼓;但是“晚共”的這一場“保共改良”運動,卻在中共的發動下,西方的支持下,台灣的資助下,風行了將近三十年。於是,改良成了至上至高的真理,專指民眾的“和平理性非暴力”成了反動改良派們的“聖經”,革命卻成了“暴民和刁民們不可饒恕的罪惡”,在海外堅持革命反共的真正民運領袖王炳章博士,在他一手締造的海外民運陣營裡,更是成了“過街的老鼠”,幾乎到了“人人喊打,個個遠避”的地步。直到近幾年,特別是今歲,當中共層層統治集團的暴行,已經愈加激發了大陸人民日趨強烈的反抗之時,革命的聲音,革命者的吶喊,才終於讓極少數堅持革命理念的人們,看見了“革命反共”的一線曙光。但是,保共改良派在中共一手策劃下的密集反撲和負隅頑抗,依然氣焰洶洶。

  我因為目睹了這一切,經歷了這一切,二十年來更是一再地遭遇了被“反動改良派們”陰謀陷害和公開圍堵,所以,我對革命的思考,也就日漸其切;對革命的信心,也就歷久彌堅。特別是許多年來,大陸人民用他們的革命行動和革命犧牲啟蒙了我,我才決心要和我們的人民一起來啟蒙革命,以探討當代中國國民革命的正確歷史方向,確立光復民國大陸的革命復國目標,研究我們民族復國的革命理論和革命方略。而要端正革命的方向,確立革命的目標,敲定革命的理論和方略,就必須對“革命”這一歷史的,政治的,文化的,甚至是哲學的概念,加以分析,予以辨析,甚至要重新認識。換言之,就是既要“為革命正名”,又要搞清楚革命的“文化本質”究竟是什麼?革命又有哪些類型和性質?哪些革命才是進步的革命?哪些竟是反動的甚至是罪惡的革命?還有,就是要對當代中國革命所應該追求和採取的方式,以及革命文化如何在我們的革命中獲得應有提高等等大問題,都應該首先予以討論,而討論的本身,便是“革命與啟蒙”的第一課。

  要知道,近三十年來,保共改良派們正是用“混淆革命性質”為手段來反對一切革命的,雖然他們高喊反對革命,不過是為了保住那個“曾革掉億萬無辜人民的性命,今日卻成了人民革命對象的惡黨”而已。同時,我們還應該知道,在今日的中國,“誰是啟蒙者”,和“誰是被啟蒙者”,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可以說,“今天,已然不是知識分子在對人民啟蒙,而是人民必須要對知識分子啟蒙”了!雖然,我是多麼地希望當代中國的知識分子們,都能夠一起來和我們的人民“共同啟蒙和互相啟蒙”,然而,誠如來自國內的一個小商人所言——“今天中國的問題就出在知識分子身上”!因此,我既不敢將當代的革命啟蒙寄望在他們的身上,卻又無論如何都不希望國內外知識界的“大師/小師們”居然成了“被啟蒙的對象”。但是,無論怎樣,只要我們這些革命者能夠明確“沒有啟蒙的革命,沒有理論基礎的革命,沒有思想旗幟的革命,沒有正確建國目標的革命,沒有能夠汲取我們傳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,以及世界進步革命文化思想的革命,那麼,革命就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”——這樣一些顛撲不破的真理,我們就一定能夠在必將興起的當代革命大潮裡,催開一朵“啟蒙的鮮花”,並由所有的革命者來一起澆灌她,培育她,幫助她茁壯成長。因為我堅信,當她盛開的時候,就是當代中國國民革命大潮勢不可擋的時候了。

  正是有了這樣一個願景,我才有了寫作這本書的念頭,有了講述這本書的衝動,有了將革命的學術問題和革命的實踐問題結合起來,也就是將“革命和啟蒙”的關係,當作一個既要有思想文化傳承,又要有思想文化創造的探討對象,而予以自身的理解和敘述。所以,本書導論,則不過是我為敘述本書的啟蒙內容和革命內容,而做的一個有關革命概念,革命歷史和革命現狀的理論詮釋。它或許是不必要的,或許自有它的價值所在。因為正是在革命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上出現了太多的問題,我們才給保共改良派們鑽了革命的空子,也才在形形色色革命者中間形成了種種的分歧。這本書的導論,就是試圖解決這些嚴重的問題,這些已經橫亙在我們的面前而不得不予以解決的問題,才迫使本書作者懷著“寧可有之,不可無之”的心態,儘可能地為建立當代中國國民革命的理論之牆,為革命的牆基再墊上一塊堅硬的磚石。然後,再讓我們革命者們站在自己堅實的理論牆基上,去出發,去衝鋒,直到我們光榮地打贏百年來中國國民革命的最後一役。

評論已關閉。

    訂閱電子報

提交

投稿信箱:

guangfuwan@gmail.com
*捐款用費概況,會公布於「財務報告」專頁中,感謝諸方支持與贊助。
©著作權所有「黃花岡光復網」2019-2025 保有一切權利。
  • 首頁
  • 黃花岡觀察Blog